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場邊心得:開放政府觀察報告大亂鬥 —— 許一份既專業、又親和的台灣民主體檢書

報告發表會在 9/10,免費活動剩下不到 10 個名額,要搶要快 XD

再兩個禮拜,同溫層內喧騰一時的 OCF 《開放政府觀察報告 2014-2016》 就要正式發表了。

身為一個熱愛網路筆戰、為了整理筆戰還專程 寫一個資料收集工具 的八卦人,圍繞著這份《開放政府觀察報告 2014-2016》上演的各種社群抓馬,貧僧自然不會錯過... 沒想到看筆戰長知識,看著看著竟然也生出些心得來。為了感謝大家的熱情演出,決定來把心得寫一寫,看能不能對其他人也稍微有點貢獻。

場邊心得


心得一、架構是一份報告的地基,檢查地基,要在房子蓋下去之前


最主要的心得是,原來寫報告跟做政策一樣,是有流程相依性、無法任意拆組的任務,如果前期歪掉了,到後面的階段真的很難救回來。


很久以前第一次看到報告草稿時,因為對議題不懂,所以也沒什麼感覺,只覺得好多術語好像很厲害。後來開始筆戰以後越看越有趣,就去找資料、纏著 whisky 問問題,終於對開放政府這議題有個初步的概念,再回頭來看,才發現報告架構真的怪怪的 XD

但等我想到要怎麼解釋這怪怪的感覺的時候,死線已經接近,苦主們也已經快要依照這份怪怪的架構把整份報告寫完,在這節骨眼改架構,幾乎等於重寫,現實上是完全不可能執行的。

這種時候,要不重寫、又不讓巷子內的人翻白眼,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改變定位,例如在標題掛個測試版、或者 alpha 版之類的吧 w

心得二、有深度的評論通常不會野生冒出來,因為它的成本很高


很有趣的是,社群評論報告,就跟業主看設計稿子一樣,起初什麼都好,到快完稿的時候就突然冒出一堆意見 XD

其實報告的開放協作可說是誠意滿點,從一開始,就努力跟社群宣傳,有任何進度就到處貼連結,但,前幾個月好像都沒什麼人理會(包括我,因為當時實在看不懂 www)... 直到 5/28 的臉書社團貼文 時,終於有個巷子裡的人點進去認真看,然後發現 open data 的評分太高,才發現研究方法的問題,連帶地開始討論報告的整體架構,引發後面各種連鎖反應。

後來協助公民參與章節使用 Blulu 模型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評論別人寫的報告,就跟 review 別人寫的 code 一樣,是一件很勞心勞力的事。首先,評論者自己要對報告的主題有個想法,然後,再去比對目前的報告內容跟自己的想法有哪些出入,最後,還要把這些出入點轉譯成撰寫者聽得懂的語言、解釋給對方聽。如果不這樣大費周章、深度思考的話,那往往就只能針對表淺的形式做評論,像是改改錯字啊標點啊修飾文法之類的。

換句話說,給出專業的評論是一件高成本的、無法在零碎時間隨手完成的工作,跟政治獻金 OCR 那種不在脈絡內的不特定人可以隨時參與的任務,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我想,要不是過高的評分剛好刺激到 openwashing 的敏感神經,whisky 可能永遠都不會認真去看報告內容,也不會有那些精彩的筆戰吧 lol

心得三、巷子內的資訊天生傾向於不公開,尤其是負面資訊


最近包含報告在內的幾件事情,讓我發現巷子內跟巷子外的視角,或者說蛋白區跟蛋黃區所看到的景象,真的差距非常大,甚至往往是完全相反的。

比方說,幾個月前開放政府圈 業力引爆,巷子內對某政務官的評價跌落谷底,但這些不在大眾媒體上出現的資訊,其他人幾乎不會接觸到。如果沒有管道取得巷子內的連結,直接走到馬路上去問 google 的話,會得到一堆看起來超正面的資訊。

報告的資料收集也遇到類似的困難,在網路上找到的公開資訊,總是比巷子內的資訊來得正面許多。畢竟,難聽話大家都不太會公開講,所以也就不會被搜尋到,而政府單位往往又有業績需求,要努力把正面資訊推到台前。此消彼長之下,公開場合或者網路上,充斥著過度正面的消息,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巷子內看到的是血淚的經歷,巷子外看到的是廣宣的績效。

前浪的啟示


以服務社群起家的 OCF 並非研究機構,兩位年輕研究員用兼職的時間在無人指導的狀況下燃燒熱血完成兩個研究團隊範疇的任務,真的是可歌可泣的社群壯舉 XD 雖然報告內容稱不上專業,但他們率先衝刺的英勇身影,還是帶給旁觀的我許多啟發。

啟示一、地方的研究團隊需要巷子內的成員


未來如果有勇者要挑戰類似的報告,一開始組團的時候,也許可以考慮找在相關議題長期耕耘、熟門熟路的人加入,這樣可以快速取得隱藏的資訊,省下很多時間。

畢竟,連「我國的開放政府政策到底是誰主責」這種看起來毫無爭議的資訊,真實情況跟新聞上說的都會不一致,相關情報還是我碰巧看到報告草稿裡面寫的跟我所知的不一樣,才從 email 中撈出來提供的。身為才剛接觸這議題沒幾個月的菜鳥,手上竟然就會有外界不知道的隱藏資訊,那長期耕耘的倡議者握有的不公開情報,數量想必更龐大。

巷子內的成員可以提供的,除了議題本身的資訊外,更重要的是相關生態圈的資訊,當手上沒有需要的情報時,可以判斷要在什麼時候用什麼管道拿什麼問題問什麼人。畢竟長期耕耘議題的人,多半很忙碌,自己的東西都做不完了,沒事也不會有美國時間幫別人批改作業,因此廣發英雄帖、號召大家來 review 的方式,通常無法找到這些人。這時候,如果團隊中有狀況內的成員先整理、過濾問題、擔任窗口、找對的人精準發問,絕對可以大幅降低他們參與的門檻。

啟示二、決定架構前,先決定決定架構的架構,再決定架構


另一個很重要的啟發是,對議題不是很瞭解的情況下,也許可以等訪談完相關人士、收集完資料以後,再來決定報告的定位以及擬定報告的架構。

比方說,我之前不知道開放資料在幹嘛,只是一直聽到幾個長得很像的 buzzwords 一起出現,於是自然而然地以為開放資料就是開放政府。後來知道開放政府裡面還有分資訊透明(output)跟公民參與(input),又以為開放資料就是開放政府裡面所謂的資訊透明。更後來才知道,原來開放資料只是讓政府資訊透明的其中一個環節,而且是很末端、很下游的環節。

如果你叫當初那個只聽過 buzzwords 的我寫一份開放政府報告,我大概會滿口答應,想說這根本 piece of cake~把國內外的開放資料文章啃一啃,再找幾個 g0v 的人來問問就好啦啦啦~但如果你叫現在這個爬完一堆網址的我寫一份開放政府報告,我一定會追問你這份報告的指導人是誰、他在議題圈內人脈廣不廣、有哪些人參與議程的設定、要用什麼方式選擇開放政府的定義、有敲到哪些相關的公務人員或學者或倡議人士願意受訪或擔任顧問、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探索議題的知識地圖、超過能力範圍外的 scope 要怎麼處理... etc.

嗯,還有最重要的,研究經費是從哪來的,有哪些不能得罪的金主、跟必須避談的主題(小聲)

所謂的成長,大概就是學會先看清楚坑有多深,再決定要跳到哪一層吧?

許願


OCF 開出漂亮的第一槍,引起熱烈的討論,對議題曝光度肯定有幫助。但社群版報告內容有限,看過以後,突然變得好想看專業版的報告啊!好在筆戰過程中的各種抓馬似乎成功激怒了幾位專業人士,揪竟會不會有巷子內的人看不下去動手開幹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XD

如果可以有專業版的報告,希望作者們可以考慮寫這些內容:

開放政府定義:what 背後的 why


社群版報告在開放政府定義的章節,描述了許多表面現象:開放政府很夯、別人家的開放政府定義是什麼。如果有專業版報告,希望看到的是 what 背後的 why,也就是開放政府「為什麼」現在很夯?別人「為什麼」把他們家的開放政府定義成那樣?

開放政府的定義,是一個申論題,而有人已經先寫好了答案。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照抄別人的答案相比,身為(雖然還沒建國的)台灣國公民,更想看到別人的答案背後的 why,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寫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出於好奇,先前也稍微摸索了一下,寫在 這篇文章 裡。粗略的心得是:
開放政府的定義,取決於 this 在當下所遇到的第一線問題,也就是取決於 this 的民主發展現狀。所以,一份針對台灣治理當局的分析報告,如果選擇採用美國國內的定義,那暗示著報告的預設前提是台灣的民主發展現狀類似於美國;反之,如果選擇採用 OGP 的定義,那暗示著報告的預設前提是台灣的民主發展現狀類似於 OGP 創始成員國。
註:this 是 javascript 語法,用在這段話裡面的意思是「目前所在的國家」

當然,真要打破沙鍋的話,開放政府的 why 背後還有人類民主制度的 why,比方說,為什麼最早的部落民主會被帝國消滅,部落(酋長間的)民主和封建(貴族與君王間的)制度有什麼共通的本質,什麼樣的意外促使英王簽署違反自身利益的大憲章,什麼樣的意外促使大憲章裡的貴族權力推及平民變成美式民主,原本默默無聞的美式民主為什麼席捲全球,美式民主需要依賴什麼樣的配套措施才能達到富國強兵的效果,而包括台灣在內的美國扶植的民主政權有哪些共通的問題... blah... blah...

ㄜ,身為讀者,其實只要看到開放政府的 why 就很滿足了,後面這些扯太遠了可以不用 XD 總之,如果有專業版的報告,希望可以在這個面向,看到更完整周延的分析。

透明:從產地到餐桌的政府資訊製造鏈、高爭議資訊


社群版報告在「透明」的章節,只探討比較多人聽過的「開放資料」。如果有專業版報告,希望看到民間取得政府資訊時會牽涉到的所有環節,也就是政府資訊從產生到釋出,中間會經過哪些步驟?對各步驟來說,各自有哪些法規、制度、行政命令上的問題?

在政府資訊的生命旅程中,開放資料只是其中一站,而且是位於下游、表層的一站,但,影響資料內容跟資料品質的,是在上游、裏層的環節。關於這主題,先前也稍微摸索了一下,寫在 這篇文章 裡。希望可以在這個面向,看到更完整周延的分析。

最後,我認為一份專業的開放政府觀察報告,在談資訊透明時絕對不可迴避的問題是:目前有哪些民間強烈要求、政府卻一直不釋出、或者在釋出過程中刻意阻撓的爭議資訊?形成這些爭議的因素為何?對應到哪些結構性問題?

透明足跡的企業污染資料、前瞻基礎建設的前期評估資料、地方政府議事紀錄資料、NCC 與電信業者會議記錄資料... 這些第一線戰場的觀點,或許最能呈現政府資訊透明的真實樣貌。

參與:各領域的體制內管道盤點、高爭議政策


社群版報告在「參與」的章節,只針對幾個找得到公開資料的個案做點評(第一次有人正式使用 Blulu,感動 QAQ)。如果有專業版報告,希望看到制度面的盤點,也就是目前的公民參與管道有哪些?各自根基於什麼法源、屬於什麼位階、適用於什麼情境、有什麼樣的效力?實際上有拿出來用嗎、效果好嗎?不同的管道之間是否有衝突或重疊?不同領域的政策的參與管道有哪些不一樣?

同樣地,一份專業的開放政府觀察報告,在談公民參與時絕對不可迴避的問題是:有哪些民間強烈要求參與、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的爭議政策?形成這些爭議的因素為何?對應到哪些結構性問題?

南鐵東移的受害者、大埔的張藥房家庭、凱道上靜坐的原住民... 這些利害關係人的視角,或許最能呈現公民參與的真實樣貌。

與內容品質成正比的外包裝


社群版報告包裝得非常好,不僅有漂亮的主視覺,還做了精美的網站。相較之下,一些硬底子倡議型 NGO 所推出的文獻,包裝的精美程度跟內容的品質,實在太不成正比了。

好的內容不被人看見就沒有意義,真心希望如果有專業版報告的話,可以多多參考社群版的呈現方式,雖然花在包裝上的心思,必然會增加報告的成本,但投資在這上面絕對會值得的!拜偷拜偷(誠懇)

目前想到的許願就這些,雖然都是些外行人的觀點,但在開放政府的議題上,讓外行人也可以無障礙的吸收資訊,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未來能有機會拜讀到專業與親民兼具的開放政府觀察報告~拜偷拜偷拜偷(向宇宙發送電波)

推坑時間


身為不替報告內容背書的 Blulu 共同作者,好像不太方便去參加發表會(謎之音:你誰啊?沒人在乎好嗎)但還是推薦大家報名去玩。

先前幾場 《民主深化在臺灣?!系列講座&研討會》 講座不約而同地提到現階段公民社會強度不足的問題,而民間主導的開放政府議題的交流管道,對公民社會的強度肯定是有幫助的:

OCF 《開放政府觀察報告 2014-2016》報名網址

如果社群版報告無法滿足你,想要有更深入的討論,那麼推薦大家去 OpenData / Taiwan 臉書社團 發問,那邊有雞婆的網兇(X)好心人(O)會固定出沒... XD



本文授權:CC BY 4.0 / ETBlue

2017.09.12 更新:關於報告意見的白話文


之前報告還沒正式發表,怕會害到苦主,所以沒有把問題講得很直白,現在為了回應臉友的疑問,以下直球說明我看到的 OCF 報告裡面幾個怪怪的地方:

1. 「開放政府」的報告沒釐清「開放政府」的定義,怪怪的


開放政府從 1950 美國人開始喊到現在,定義有那麼多種,近代一點的就有歐巴馬版、OGP 版、OECD 版、臺灣自己也喊一版,報告的開頭是不是應該先釐清一下是採用哪種定義、定義確切的內涵是什麼、為什麼選擇這種定義,這樣看報告的人才知道接下來的「開放政府」這四字到底是指什麼,以及這份報告有哪些未竟的地方。

2. 「開放政府」的定義寫著寫著就變了,怪怪的


然後既然選了歐巴馬版,報告的章節又不是真的按照歐巴馬版的定義「透明、參與、協力」,而是把「透明」置換成「開放資料」然後把「協力」置換成「公民科技」,這樣其實讀者如果是一般麻瓜,可能就很容易誤以為歐巴馬的定義就是「開放資料、參與、公民科技」了。

3. 沒盤點「參與」的清單就可以做出「參與」的分類,怪怪的


至於參與的部分,只評論個案對麻瓜讀者來說會有種見樹不見林的感覺,「既有的參與模式」跟「具開放精神的公民參與」這兩種分類底下各自有哪些計畫或活動?應該要有基本的盤點(其實應該是要先有盤點好的清單,再根據清單來做分類才對)沒有盤點的話,身為讀者會覺得奇怪,這分類到底是根據什麼歸納出來的?

4. 評分架構抄半套,怪怪的


其他還有些奇怪的,像是 open data barometer 原本的設計是一群學者專家評分,還有跨國交換互評這樣嚴謹的機制,搬到這邊卻變成一個初接觸開放資料的 junior 研究員自己看資料決定分數(再度強調 mg 非常認真跟辛苦,請大家給她熱烈鼓掌),於是後來就有人說給分給太高,追根究底是不是這評分的方法原本就怪怪的?

題外話,用 blulu 評參與案例其實也會有潛在的問題,身為 blulu 開發者當然是非常榮幸(再度強調非常感謝 afi 願意使用 blulu,在那之前都沒人用 R),但畢竟 blulu 原本是設計來傳遞科普知識的,也還在 gamma 版,將來也還會一直改,實在稱不上什麼有公信力的評判架構,用了的話,可能需要加註非非常常多的警語。同場加映: Blulu 作者針對這份報告發表的聲明

***

總之,我一個沒唸過研究所的政治麻瓜,都看得出這些不算小的問題了,真正的學界跟業界,會看到的怪怪的地方,想必又更多了。

但我最擔心的還是報告的包裝做得這麼精美,做網站、辦發表會、還翻譯成英文,但又沒有在這些怪怪的內容上加註警語,這樣是不是更容易造成一般大眾被誤導?我先前私下給建議時,多次跟不同人提到報告標題應該加註「alpha 版」之類的字樣,但沒被接受 :Q

以上更新內容來源及前後文請參考 臉書討論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